El Secreto... - Dia 06 - 093.JPG

邊辟入裡又細膩的解析,提供給喜愛【謎樣的雙眼】的朋友參考! 精簡版於2010年6月1日刊於6月號人籟論辨月刊

文/686  (本文引用自book686 - 無懼的真愛 

人到老來,方領悟「真愛無懼」,時猶未晚……


人類歷史上自有民主政治以來,全世界第一位女性總統是1974年上任的阿根廷總統伊莎貝爾‧貝隆(Isabel Martínez de Perón),然而此一紀錄彰顯的不是阿根廷的榮耀,而是諷刺。

伊莎貝爾‧貝隆本是副總統,前一任總統乃是流亡18年的前總統璜恩‧貝隆(Juan Perón,註1),貝隆流亡時與小他30歲的伊莎貝爾結識,至西班牙後兩人結為夫妻;1973年3月,高齡77歲的璜恩‧貝隆自西班牙回國再度上任時因年事已高,身體不堪負荷,隔年7月1日便因病過世,伊莎貝爾依憲法接任總統,締造此一紀錄;然而接任不到兩年,至1976年3月便又被她自己任命的陸軍總司令維地拉(Jorge Rafael Videla)政變推翻,這次政變也是阿根廷迄今最近的一次政變

以維地拉為首的軍事獨裁政權遂行白色恐怖殘酷統治,反對者均遭逮捕或殺害,據統計,維地拉統治期間至少1至3萬人被逮捕殺害或失蹤,數十萬人被迫流亡;阿根廷軍政府歷經數位領導人後於1983年崩潰倒台,其最後一任領導人加爾提里(Leopoldo Galtieri)甚至以為發動福克蘭群島戰役可以轉移人民對軍政府的不滿,結果戰事失利只是加速崩潰。

1983年阿根廷終於由人民重新選出文人總統組織政府,國內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卻似乎沒有好轉的跡象:通貨膨脹、經濟衰退、巨額外債壓得政府喘不過氣來;1989年上台的梅涅姆(Carlos Menem)在位至1999年,整整10年間戮力推行市場經濟、私有化政策,雖將阿根廷的通貨膨漲打消,但外債及失業率持續升高,工資及生產力低落,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梅涅姆下台後更陷入貪污及軍火交易醜聞,司法纏訟至今不息。

 甫拿下201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謎樣的雙眼】(The Secret in Their Eyes),由阿根廷導演璜恩‧荷西‧坎帕奈拉(Juan José Campanella)編導,正是由1999年回望1974年的阿根廷,全片以強暴殺人疑案結合歷史現實,並佐以男女主角間的愛情分合與人生起伏,集懸疑推理、政治諷諭、蕩氣迴腸於一片,加以時序交錯的敘事手法,令回憶與真相、現實與歷史不斷辯證激盪,無論是否理解阿根廷歷史與社會,觀眾幾乎無不揪心動容、百感交集,拿下此獎實非倖致。

esdso_afiche_baja.jpg

【謎樣的雙眼】係改編自阿根廷作家薩契瑞(Eduardo Sacheri)的小說《秘密》(The Secret),男主角班傑明(Ricardo Darín 飾演)在法院擔任書記官,片子開場就是幾幕班傑明1974年的回憶畫面,然而隨即出現1999年的他把筆記本上的文字全部塗銷──整部片就是關於記憶的修正與塗改,其目的卻是要喚起所有人面對真相的勇氣──看來飽經滄桑的班傑明正嘗試寫作,卻在半夢半醒之間在紙上寫下「TEMO」(恐懼)這個字(恐懼已經內化到此地步!);之後他與昔日女上司見面交談,兩人雖都已過中年,交會的眼神卻仍充滿了千言萬語。

時間回到25年前,比他年紀還輕的女上司,哈佛畢業的檢察官艾蓮娜(Soledad Villamil飾演)第一天到任,他立刻為她的美麗所著迷,而她也似乎有所感應──從倆人的眼神就可以看得出來。

緊接著,在一場為了釐清分案程序幾名司法官僚互相推託的諷刺作戲之後,班傑明被迫接下一樁強暴殺人案,一個年輕美麗的少婦在自家臥室被強暴殺害,班傑明注視著她的眼睛大感不解:什麼原因讓這麼純潔美麗的無辜少婦死得如此淒慘?又是什麼人可以下此凶狠毒手?少婦腫脹變形的眼睛似乎傳達了某種控訴的訊息,而班傑明心中的正義與責任感讓他無法忽視那隻眼睛,久久難以忘懷。

然而正如大多數同時期的第三世界國家,阿根廷的司法陋習讓另一檢察官很快抓到兩名嫌犯,並且已經招認;班傑明一聽就不對勁,他去探視那兩個倒楣工人,想當然是遭到刑求,被打得最慘的那個還是玻利維亞的外籍移工,班傑明看著他被打腫的雙眼,一句話也不必多說,工人與少婦同樣腫脹的眼睛讓控訴(國家)的隱喻更加強烈

謎樣的雙眼 (4).jpg

在大動作抗拒這種亂逮人假破案(想想看台灣最近才爆出的江國慶案)的不義之後,班傑明決定自己抓出真兇,然而他之所以能夠及時掌握嫌犯高梅茲(Javier Godino飾演),全賴他的助理帕布羅(Guillermo Francella飾演),這位重度酗酒的夥伴與班傑明之間其實情同師友,平常總需要班傑明幫他付酒帳(註2)、勸架、送回家,但是對於重大要事他的深度思考可不含糊;長期浸淫在美國影視工業、通曉好萊塢敘事方法的導演塑造此一角色相當成功:讓他戴上一副粗框眼鏡,嘴裡不時大放厥詞,幽默的妙語如珠與人生洞察頗有伍迪‧艾倫之風,不但能舒緩時而緊張時而尷尬的氣氛,也有調整節奏之功,嫌犯根本該算是他抓到的。

帕布羅在酒館裡多次檢視高梅茲寫給母親的家書時發現一個重要的洞察(Insight):「人的一生可以改變任何事,人可以改變他的外貌、他居住的地方、他的家人、他的女友、他的信仰,甚至他的上帝,但是他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對他喜愛的事物的熱情(passion)。」

從這些信件中帕布羅發現足球賽是高梅茲最大的喜好(其實他和班傑明第一次進到高梅茲的房間應該就可以發現了,因為他房裡別無長物但牆上卻貼著足球明星的海報),因此班傑明與帕布羅多次來到足球賽場守株待兔,方法雖有問題,但導演畢竟不負苦心人,終於讓他們僥倖撞見高梅茲,並費盡辛勞將其逮捕。

導演在這場戲的場面調度、肩上攝影以及一氣呵成的長鏡頭跟拍,締造了本片最血脈賁張的一幕:先由空中鳥瞰整座足球場,然後鏡頭一路往下拉到場內賽事,再轉到觀眾席(這裡稍微用了一點數位技巧)上的班傑明與帕布羅,待撞見高梅茲之後展開追逐,此時攝影機一路跟拍,高梅茲由廁所竄出,跳下高牆,進入賽場,員警四面八方圍上來將其撲倒,然而你以為終於可以鬆一口氣,案子破了?

在確認犯案真兇這一點上,本片恰可與韓國導演奉俊昊的【殺人回憶】(Memories of Murder)互相參照,差別在於【殺人回憶】裡的兩名警官雖然其思維反映出傳統與現代的衝突,但他們其實都代表國家的正面力量,始終將「查出真兇」視為天職,國家機器中的阻力與反面角色則隱而不顯,全片主軸也單純鎖定在查案過程。

El Secreto... - Dia 06 - 137.JPG

【謎樣的雙眼】顯然要複雜得多,班傑明同樣矢志要「查出真兇」,國家非但不讚許鼓勵支持援助,反而還橫加掣肘百般阻撓,最誇張的是即使已經「查到真兇」,上級不但縱放,還見其有可用之才而將其延攬──這個國家在當時可以扭曲正義到這種地步,無怪乎軍事政變如家常便飯。

【殺人回憶】裡的兇手是導演精心設定的天才犯罪者(此片係依據韓國一樁至今查無兇手的連續殺人案所改編),犯案手法幾乎天衣無縫找不到把柄,即使借助先進國家的科技實力,亦不能奈之何;好不容易找到的嫌犯其心志又異常堅強,兩名警官無論如何想方設法均難以突破心防,因此無力感也格外沉重。

然而【謎樣的雙眼】裡的嫌犯高梅茲並不是這樣的犯罪天才,且雖然沒有有力證據,但艾蓮娜卻以其美艷的性吸引力刻意貶低高梅茲的性能力,成功突破嫌犯心防;當高梅茲被艾蓮娜嘲弄之後,氣急敗壞惱羞成怒,竟然當場褪下褲子露出陽具,這個動作實已無異自承犯罪。

而當高梅茲罪刑確定欲待發監執行之時,竟遭釋放,只因受徵召為伊莎貝拉總統的隨扈(性犯罪者卻受命保護女總統,這是多大的諷刺!註3),高梅茲一夕之間情況逆轉,甚至還獲得配槍!班傑明與艾蓮娜發現後趕去理論已然無效,沮喪離去之時,更不巧在電梯中狹路相逢,三人都不發一語,但見高梅茲故意拔出配槍清理槍膛,一副「你們能奈我何」的眼神,此時班傑明之自尊掃地,如遭閹割去勢(與其當時無能也無力追求愛情相符),與【殺人回憶】中警官於鐵路隧道口欲對嫌犯動私刑一幕同樣讓人長嘆不已

而高梅茲之前露鳥之後拔槍,前後兩個動作的重複性與國家罪惡的隱喻性已不言自明。

El Secreto... - Dia 22 - 139.JPG

高梅茲對美麗少婦的愛以及班傑明對艾蓮娜的愛也具有對照作用,導演以照片中兩人以相同的眼神看著心儀的女性為類比,突顯班傑明與高梅茲之間的微妙差異。

然班傑明要對抗的不只是狡猾跋扈的兇嫌、國家司法系統裡的腐敗掌權者,還包括阻擋他與艾蓮娜之間愛情的社會壓力或階級鴻溝,這點更「適時」給了他深重的打擊,畢竟艾蓮娜家世尊崇又富有,當時且有婚約在身,班傑明掂量自身斤兩,雖然彼此都有好感,實在沒有足夠的社會條件讓他敢於求愛;高梅茲對受害少婦也是如此,但他選擇以暴力跨越鴻溝打破藩籬,竟反而能因使用暴力而獲得權力。

至於在權力(暴力)面前變得軟弱恐懼的班傑明則連夥伴帕布羅都保不了:在高梅茲獲釋後某晚,他把酒醉的帕布羅接回家,結果遭到不知名匪徒闖入亂槍射殺,帕布羅成了他的代罪羔羊。這一下不僅輸到底,更可能連命都要賠上了,艾蓮娜趕緊把班傑明送出布宜諾斯艾利斯,這一離開就是25年(連帕布羅的喪禮都不敢參加)!

導演以毫不保留的煽情手法呈現了這一幕
:艾蓮娜與班傑明神色緊張又淒苦地來到月台邊,然之前的情感矛盾糾結未解,未來無望,兩人也只能彼此相擁,然後班傑明上車,火車緩緩開動,艾蓮娜在月台上追著火車跑,甚至隔著玻璃以手相印;火車愈來愈快,班傑明來到最後一節車廂,透過車窗望著她,與心上人離別的悲情營造到最高點,簡直是【 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的銀幕經典再現!

El Secreto... - Dia 14 - 118.JPG

然而導演隨後便機巧地讓1999年的艾蓮娜直接挑明這是虛構的小說片段,班傑明則堅稱是真實,「如果是真實,那當初何不直接帶我走?」(沒說出口的是「你還是個男人嗎?」)艾蓮娜此句果決如刀,直刺核心,班傑明登時啞口無言,原來過了25 年他還是之前那副德行!

導演讓男女主角1999年的現實對話否認1974年的記憶,在全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記憶是片斷的、經過篩選的,甚至有可能是假造的、自我感覺良好的想像,而經過長時間內化反而以假為真,只有當事人重新對話才有可能釐清;班傑明一生至此,事業失敗、愛情落空、友誼斷送,若老來只剩下自我感覺悲壯的虛假回憶(如此寫出來的東西只會像許多好萊塢電影一樣煽情虛假),則他的一生還有何意義?

於是當初被害少婦的丈夫里卡度(Pablo Rago飾演)那句話又在他心頭響起:「人怎能無意義地過一輩子?」班傑明一直記得里卡度是如何愛著他美麗的妻子,他一輩子沒看過那種愛的眼神,然後他又想起帕布羅那關於「熱情」的人生洞察,他決定把這本小說也拿給里卡度看看,為了核對一下彼此的回憶,結果卻發現整個案子最大的秘密(也是本片最震撼的爆點),也同時成為他扭轉人生的契機。

里卡度在妻子受害之後便深為復仇意識所佔據,他並不贊成死刑(1974年案發時阿根廷便已無死刑),因那並非犯罪者應得的報應,既然不可能讓強暴犯也嘗嘗被強暴致死的滋味,他深深認為讓犯罪者空白而無意義地度過一生才是最大的懲罰,然而為了達成這點,他也付出了自己空白而無意義的一生──他把自己對愛妻的「熱情」全部轉換成為對兇手的憎恨(早在25年前他就連與妻子相處的美好記憶都忘光了),可以說他已成為被自己復仇意識所終生監禁的囚犯。

班傑明發現這個駭人真相之後,深深明白自己若無法自此案的失敗情結走出,也將會與那兩人一樣度過空白而無意義的一生,這才下定決心採取行動扭轉一切(在向艾蓮娜正式求愛前還先去老友靈前獻花致祭);而這個質問其實也是對著每一個觀眾而來:你曾經懼怕過真愛嗎?那麼你很可能因此虛度一生!

已故的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在其著作《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中認為在近代世界史中出現了三波民主化,「頭兩波民主化浪潮的每一波之後都出現了一次回潮。」而每一波民主化失敗之後的回潮都造成該國的政治與社會劇烈動盪,有的國家只回潮一次,之後便走向民主化的「正軌」,例如巴西;而阿根廷卻是歷經兩次民主化以及兩次失敗後的回潮,第三波民主化依杭亭頓的定義是由1974年葡萄牙政變開啟,但這年也正好是阿根廷第二波民主化失敗的回潮開端──要到 1983年軍政府垮台,阿根廷才被視為趕上第三波民主化。

如果暫不理會高舉民主大旗的美國霸權立場的影響,阿根廷這個國家在過去數十年歷史中的動盪不安,可謂世所罕見,每一次動盪翻攪都在社會中累積了難以估計的力量,並以各種形式儲存在人民的記憶中。2007年阿根廷終於產生第一位民選的女性總統,對比第一位非民選的女性總統,這個時候出現這樣一部充滿深刻歷史反思的電影,阿根廷人民觀看此片的心情不難想像。導演自己也說了:「在阿根廷這樣的國家,只要你是從70年代成長過來的,就會明白電影中人們的選擇是唯一的選擇。這是歷史留下的傷疤,更是我們今天要去理解的。」

在影片最後,班傑明把他當初在紙上所寫「TEMO」(恐懼)這個字的中間加了個(1974年他的打字機老打不出來的)「A」,變成「TEAMO」(我愛),從我怕到我愛,足足耗了25年。真愛無懼,他到老來才領悟這個道理,所幸時猶未晚,影片中這個動人的結局也將一切真偽回憶的辯證與對所有人生的斲傷一一撫平,相信每一位阿根廷人民都能從中獲得面對過往的勇氣。




註1:璜恩‧貝隆早於1946至1955年便曾任阿根廷總統,1996年亞倫派克導演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Evita)即是以貝隆當時妻子伊娃為故事主角,伊娃由瑪丹娜飾演。


註2:影片中班傑明第一次到酒吧找帕布羅時,兩名酒客不經意的對話也引人發噱:「你怎能為那種唯利是圖的總統說話?」另一人回答:「噓,說話小心點……」


註3:本段原文:「而當嫌犯罪刑確定欲待發監執行之時,竟遭釋放,只因碰上1974年7月1日那天老總統貝隆過世,新總統伊莎貝拉接任(電影中出現了這個電視轉播的歷史真實場面,喚起多少阿根廷人的傷痛回憶!)。」已見刊於人籟雜誌;然經查,電影中的凶案發生日期為1974年6月21日,意即此案發生不到十天,老總統貝隆即過世。電影裡後來找到嫌犯,已是一年後的1975年,仍為新總統伊莎貝拉在位期間。而電影中所呈現的電視新聞畫面,是嫌犯站在女總統身邊,意即嫌犯受國家徵召為伊莎貝拉總統的隨扈,性犯罪者卻受命保護女總統,這是多大的諷刺!時間雖有誤差,然無損於電影對歷史的反思,謹此說明,同時向讀者致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fil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