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doctor (11).jpg 
文/雨蛙
出處:月亮離地球有多遠

我喜歡研究電影的開場,原因不外乎一個好的導演,會在可能不到一分鐘的開場鏡頭裡提供觀眾許多資料,並將重要劇情與人物關係、時空背景、處理手法或拍攝風格都提示得清清楚楚。除了風格比較特殊的片型以外,普通的電影,尤其叙事線稍為複雜的片子,看到後來也許忘了某些角色說過哪些對白、或者哪些鏡頭如何安排,但通常只要回想一下最初的提示,觀眾自然很容易抓到導演想要傳達的訊息,以及某些容易忽略卻相當關鍵的環節。

由單口相聲大師「笑福亭鶴瓶」、實力派偶像瑛太、川井遙等共同演出的《親愛的醫生》,顯然就是這樣的電影。從開場幾乎看不見人影的長鏡頭裡,籠罩在一片夜色下的微弱腳踏車燈光,沿著起伏山路緩緩行進又暫停,一個人揀起看不清楚的白袍披上身後,接下來路口聚集的村民蜂湧上前包圍住他,原來是從山下來的刑警為尋找失蹤的伊野醫生(本片主角)而在小診所前一一盤察;眾人看見白袍而七嘴八舌搶問,卻發現原來只是一個路人甲‧‧‧‧‧‧,就這樣,隨著故佈疑陣的運鏡,觀眾想一窺究竟的好奇心,卻在啼笑皆非的場面裡撲了個空,赫然明白原來這部以偏遠地區醫療現象為主題的電影,根本不是什麼一本正經、或溫馨或懸疑的電影。
dear doctor (4).jpg  

從「簡直就是神!」到「那種人也敢自稱是醫生?」
等等,這樣就下結論不會太快了點嗎?是的,導演西川美和或許不想拍一本正經的電影,但不表示用詼諧輕鬆的手法,和隔著有些距離的旁觀鏡頭,就不能認真地探討鄉村醫療的問題。畢竟像本片這樣涉及的議題之廣泛:從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醫療倫理議題,和鄉村醫師缺乏的醫療資源困境,甚至暗指醫療與製藥系統結合的龐大利益,種種問題牽扯面向既深且龐雜,稍有處理不甚就會落得漫無重心而令人不耐煩!因此,導演決定透過一個看似吊兒郎當的年輕醫師,到了山上看見一名無私奉獻給偏遠村莊的老醫師的角度,從兩個角色之間的對比來導入正題,再利用倒叙的方式,找一對看似相當苛薄的都市刑警來盤查,最後看見失蹤前的老醫師的關鍵證人,交錯類似推理劇的方式來交錯過去與現在,藉此突顯出前後不同時空下的荒謬現實及其問題本質。

為了避免破壞尚未看過電影的觀眾欣賞樂趣,如何介紹這部相當出色的影片,又能不至於洩漏劇情裡最關鍵的那個『梗』,下筆時著實傷透腦筋。回到剛才提及的開場鏡頭,這部片基本上是沿著開頭的失蹤案件,同步鋪陳過去(在山上服務的老醫生)和現在(為了調查失蹤案件而逐步揭露的真相)兩條支線。也就是說:之所以有那個最關鍵的劇情橋段,正是導致醫生就此人間蒸發的轉折點――而導演便是透過這種交錯鋪陳的方式,讓觀眾清楚地看見這個主角的不同狀態:從村民口中比神還偉大的醫生,到拋下一切責任撒手離去的背後真相(註1)。然而,不同於八卦媒體總愛以踢爆名人真面目的正義使者自居,本片的導演則是非常小心避免讓事件流於誰對誰錯的粗劣二分法,因為灑狗血式的正義觀點並無助於真相的理解。

看完了這部片後個人感受相當深刻,雖然如此仍得訴諸文字。除了現代醫療問題的本質只能說用剪不段、理還亂來形容以外,也許我們就是必須承認,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本來就是相當矛盾而經不起考驗的。矛盾在於大醫院裡的醫生明明只是如同你我的一介凡人,卻被捧成如同掌握了病人生死那般不容質疑,甚至被賦予至高無上的道德期許;又或者是真正需要醫療資源的地區,卻往往是最缺乏醫生和診所的窮鄉僻壤(連像日本這種高所得國家都是如此,那又何況其他開發中國家呢)。倘若我們承認,醫生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而已,那憑什麼認為醫護人員全年無休的奉獻是理所當然的,又必須同理病人的心情和痛苦?更進一步地說,擁有無上權威的醫生(以及大醫院或背後代表的醫療體系),他們的光環又是誰所給予或者認定的?

dear doctor (7).jpg dear doctor (6).jpg dear doctor (5).jpg dear doctor (3).jpg

醫生與病人:權威、神秘與魔力
這些因為看了本片的思考,不禁讓我想起一位社工朋友,也是同儕支持團體帶領者(leader),他告訴我,在帶領病友團體時曾經這樣說過,有人認為「醫病關係」的本質就是「權威」(authority)、「神秘」與「魔力」這三個關鍵詞。對照這部片子看來真是一點兒也沒錯:當主角卸除了白袍所象徵的權威性,以及失去了醫療系統所賦予的神祕性時,缺乏兩者庇護的落跑醫生,也就失去了那種醫者所擁有彷彿能致人於生的魔法。然而,矛盾之也在於醫療這個理性的殿堂裡,真正賦予這件白袍無上權威,卻往往是醫病關係裡最底層的那些弱勢病人,更何況是本片裡極度仰賴醫生的偏遠住民。因此讓病人感覺到好轉的,往往只是一種不可驗證的心理作用(魔力),例如:片中的村民吃了一堆藥就感覺好了,不料竟是胃癌的前兆。

由於日本民族性與台灣類似有著對官方宣傳(醫療)權威的信賴不遺,因此權威又加深了醫療的魔力。然而,魔法畢竟有失靈的一天,如何在這種魔力的催眠下,保持清明的覺察和科學的懷疑態度,也是本片較少談到的提醒。儘管如此,本片仍讓我對日本電影有了新的看法,原來除了像《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的催淚、《送行者》的細膩關懷,這些不錯的近期電影之外,日本片還可以拍出這種理性和詼諧並重的醫療面。最後,就像村長悠悠地說著:誰知道你這個刑警是不是真的?......有文件就是真的刑警嗎?在觀眾忍不住爆笑之餘,與其說是出自片中村長的憤世嫉俗,倒不如說是,對現實如此荒謬而不得不自嘲的豁達吧!(註2)


註1:或許有讀者已知道本片內容,但為了大多數尚未進戲院觀看的觀眾著想,本文下筆時仍假設讀者還不知道與本片的劇情,盡量不著墨太多。
註2:或許由於日本人民族性的含蓄和講禮所致,許多對白都有絃外之音,有時某些角色甚至會讓人感覺前後說法迥異:例如在醫生(刑警)面前說的是一套,事後(事前)又說另一套等。這些言詞上的差異也是本片的趣味所在,觀眾可自行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fil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